亞洲大泵站—后湖一體化預制泵站對公眾開放
城市水環境建設是確保居民生活正常進行的關鍵,然而要搞好水環境的建設,不僅要靠的設備,同時還要讓居民意識到水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前不久,亞洲大的城市排水泵站—后湖一體化預制泵站對公眾開放了,來自各行業、各域、各地區的代表前往觀察了泵站的現場工作情況。
根據后湖一體化預制泵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后湖泵站是一座有著近六十年歷史的老泵站,而它作為亞洲大的城市排水泵站,它承擔著該地區全部的生活污水和城市雨水的抽排。從去年開始,武漢開始深入推進“四水共治”,其中對后湖泵站進行了重點的維護和更新改造,其中部分老泵站已由現在的新型一體化預制泵站所取代。如今,整座后湖泵站占地約320畝,相當于60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雨污水抽排能力可以達到230m³/s。
“當初修建這座泵站時,為什么決定要建這么大呢?”許多參觀者都問出了這個問題。對此,后湖泵站的工作人員解釋到,后湖位于武漢的漢口區,而漢口是武漢三鎮中地勢低的,所有的地下污水無法自然留到污水管網匯總,必須借助泵站抽排,如果分散式修建,不僅會造成土地資源浪費,給管理也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后湖一體化預制泵站承擔著漢口城區二分之一匯水范圍的雨水抽排任務,服務居民近200萬人。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座泵站,那么漢口一旦下雨就會出現嚴重的內澇。
新型一體化預制泵站
相對于其它城市來說,武漢的雨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月到10月之間,因此一體化預制泵站的主要工作時間也是這個期間,而其它時間則為泵站檢修維護期。
“檢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時冬季來臨的時候,他們需要穿著下水衣,摸到刺骨寒冷的前池里面檢修。”后湖一體化預制泵站的工作人員這樣介紹到。